金秋十月,碩果滿枝。 一連串令臨江人振奮的消息接踵而至: 由大連圣邁化學有限公司總投資1億元,采用二、三級硅藻土分離技術生產無鹵阻燃劑項目落戶臨江; 臨江硅藻土工業集中區2千萬元軟貸款已被國家開發銀行批準; 在第二屆東北亞貿易博覽會上,由新加坡邏輯集團和云南慶中科技公司合作,總投資4億元開發30萬噸硅藻土及其下游產品項目正式簽約; 臨江硅藻土產業發展規劃順利通過專家論證,硅藻土開發科技專家科研成果與企業成功實現對接; 吉林"臨江硅藻土科技專家論壇成功舉辦 一項項工作緊鑼密鼓,一次次跨越步履鏗鏘。臨江市圍繞建設全國硅藻土制品研發中心、生產基地和集散地,打造中國"臨江硅藻土工業城的攻堅戰拉開序幕。 有一組數據更能說明臨江硅藻土在全國、全世界的位置:其遠景儲量達2億噸,已探明儲量近8000萬噸,礦床面積達220余平方公里,儲量和品位居亞洲首位,世界罕見。目前臨江硅藻土產品占有全國市場80%以上的份額。已形成規模以上企業12戶,稅收超過臨江稅收的10%,其中年產值過千萬、稅收過百萬的企業6戶。中美合資臨江賽力特硅藻土公司為亞洲最大的助濾劑生產企業,興輝助濾劑有限公司等硅藻土企業為白山納稅大戶。硅藻土產業已成為臨江區域經濟的支柱產業,臨江市新一屆領導班子清醒的認識到:產品結構單一,資源利用率低,研發嚴重滯后。搶抓國家振興老工業基地機遇,實現硅藻土由粗放型向生態保護科學開發型的轉變,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已成為臨江決策者的共識。思路決定出路。臨江把思路定位在上項目抓招商、促研發、搞規劃上。 臨江市搶抓了一批以培育產業群為主體、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項目。臨江市美詩頓粉體材料有限公司年產3萬噸新型超細二氧化硅功能性化工材料生產線項目,主體框架已經完成,年內竣工投產。興輝助濾劑有限公司高強隔熱制品及硅酸鈣保溫建材項目、長白山化工公司5萬噸硅藻土無毒殺蟲劑項目,年內投產運營。此外廢硅藻土再利用技改項目,瀝青硅質改性劑項目和大連圣邁化學有限公司無鹵阻燃劑等重大項目正加快建設。以研究硅藻納米新材料為主的云南慶中公司,在“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國際宇航院院士王希季的指導下,該公司董事長王慶中成功研制三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發明專利技術,破解了提純硅藻土的世界難題,具有獨創性、唯一性和領先性。作為2006年重大招商引資成果,促成新加坡邏輯集團與云南慶中科技公司合作,實現了三項核心技術和產業項目的整體引進。該項目無疑為打造硅藻土工業城推波助瀾。 采取優惠政策,加快招賢引智步伐,增強研發實力。臨江市先后與美國、韓國及中科院長春應化所、中科院大連物化所、中國礦業大學、吉林大學、大連輕工學院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了穩定的研發合作伙伴關系。現已開發成功硅藻土無毒殺蟲劑、保溫隔熱材料、瀝青改性添加劑等30余個品種,其中無毒殺蟲劑等填補了國內空白。提高了硅藻土產品的競爭力。在吉林"臨江硅藻土開發專家論壇上,來自中國地質大學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6名專家被臨江市聘請為臨江硅藻土產業開發專家組成員,他們將作為“智囊團” 為臨江硅藻土產品的研發建言獻策,建立了一支穩定的硅藻土產品研發和發展決策專家隊伍。臨江市還廣泛吸納高校畢業生到硅藻土企業就業,作為后續人才重點培養,為企業的發展做好人才儲備。 臨江市一手抓項目、抓招商,一手抓規劃建設,“筑巢”與“引鳳”并舉。座落于六道溝鎮的臨江硅藻土工業集中區,其生產加工區、生活區、科技服務區等綜合規劃面積40平方公里。“良禽擇高枝而棲”,工業集中區吸引了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高市場占有率和環保型的工業項目,已有硅藻土加工企業 12 戶,新開工硅藻土千萬元以上精深加工項目7項。作為臨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 “十一.五” 規劃的重頭戲,臨江硅藻土產業發展規劃已通過專家論證,得到省、市領導及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并抓住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契機,積極組織申報國家、省產業發展計劃項目,力爭把硅藻土項目納入國家、省計劃項目的“盤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