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市建國街道臺興村位于臨江市北部,是個近郊村。西有貓耳山,東有臥虎山。鴨大鐵路,沈長公路穿村而過,頭道溝河沿村流入鴨綠江內。它依山傍水,交通便利,給臺興村生產、生活帶來了一些便利。 自今年新農村建設以來,臺興村黨支部圍繞“因勢利導,抓根本;農民增收,得實惠”為主題,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提高基層干部組織勞動力致富的本領。切實開展“親民、愛民、為民”活動。千方百計改變農村落后面貌,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使新農村建設走上了健康發展的軌道。 村黨支部結合本村實際,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區位優勢,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全面實施了勞動力轉移工程,3/2農村勞動力成為打工族。招商引資360萬元,改擴建村辦木材加工廠3處,可創收120余萬元,人均增收500多元,解決120余名勞動力就業;造地100畝,改造中低產田600畝,轉移勞動力30人,使每位受益農民每年增收1200元;投資2000萬元的宏大水泥廠防塵擴建改造,此項目可轉移勞動力89人;食用菌廠,投資80萬元,年生產25萬袋,利潤53萬元,稅收15萬元,年安置48人就業;投資336萬元,新建農村福利服務中心,現已完成主體,年內交付使用,既可解決20余名農民工就業問題,又使24名孤寡老人得到安置。 村黨支部緊緊抓住被省列為試點村有利機遇,以市場競爭能力和自主發展能力為目標,以農村實用技術務工職業技能培訓為內容,培養新型務工農民和產業農民,提高農民科技致富能力。目前,創辦各種適應農村改革和發展的各種組織15個;鄉村致富帶頭人,現有個體工商戶和養殖戶148戶;有資質的專業施工隊17支。村支部還每年出資組織農民到山東、遼寧、通話等地學習先進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并請專家到村里授課,大力發展果蔬、中藥材、養殖業增加農民收入。已建溫室30棟30畝;標準化果園3戶365畝;中藥材基地300畝;規范養殖戶已發展到16戶;培養了有綠色證書的鄉土人才160多人。現人均收入已達到5338元。一個安居樂業,生活富裕的小康村將展現在臨江人民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