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月子, 洗澡 傳統習俗:月子里不能洗澡,否則日后經常全身疼痛。 因為產婦在分娩后全身皮膚的毛孔和骨縫都張開了,加之氣血兩虛,如果在月子里洗澡,就會使風寒侵襲體內,并滯留于肌肉和關節中,導致周身氣血凝滯,流通不暢,日后出現月經不調、身體關節和肌肉疼痛。 產婦應該在月子里洗澡。 但為什么千百年來民間流傳著月子里不能洗澡的習俗呢?這是因為,以往生活條件較差,不能為產婦提供良好的浴室及取暖設施。而分娩時為使胎頭順利娩出,在激素的作用下骨盆關節都打開了,身體的各個關節也會變得較為松弛,所以,產婦在月子里身體很虛弱,不慎著涼確實非常容易感冒,并由于體虛而不易痊愈。 現在的生活條件與以往不可同日而語,能夠為產婦提供非常良好的洗浴環境和設施,使她們不再容易受涼感冒。因此,千百年流傳下來的這種習俗應該被破除,因為它并不利于產婦康復。產后會大量排汗,污染皮膚;下身產生的惡露及溢出的乳汁,也都會使皮膚變得很臟;多種液體混合在一起會散出很難聞的氣味,使產婦渾身不舒服,精神狀態不好;皮膚黏膜上積累的大量病菌會乘虛而入,引起毛囊炎、子宮內膜炎、乳腺炎等,甚至發生敗血癥。 研究表明,產后及時清潔身體具有活血、行氣的功效,可幫助產婦解除分娩疲勞,保持舒暢的心情;還可促進會陰傷口的血液循環,加快愈合;使皮膚清潔干凈,避免皮膚和會陰傷口發生感染;加深產婦睡眠、增加食欲,使氣色好轉。因此,月子里及時洗澡對產婦健康十分有益。如果會陰部沒有傷口,只要疲勞一恢復就可開始洗沐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