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州是图av/欧美日韩av无码在线/五月婷婷在线观看/午夜两性试看

臨江網

 找回密碼
 點這里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臨江老照片
臨江網 首頁 臨江資訊 查看內容

關注民生 情系百姓——省委常委、紀委書記李法泉心系臨江災區紀實

2010-12-10 18:17| 發布者: admin| 查看: 1442| 評論: 0

隆冬時節,臨江已是冰天凍地,寒風瑟瑟。

卡車的鳴笛劃破了清晨的寧靜,臨江市四道溝鎮長川新村在乳白色的濃霧中漸漸醒來,一幢幢富有鄉村特色的漂亮房屋錯落有致,一條條寬敞的大道、一座座堅固的橋梁映入我們的眼簾,老人們吹著調子從干凈的圈舍里放出一大群雞、鴨,女人們準備早飯的鍋碗瓢盆聲、孩子們追逐打鬧的嬉笑聲,生活的熱力把寒冬的早晨烘培得暖暖的。原來,這些經歷了7•30洪災吞噬家園的村民們,全部遷入災后重建的長川新村。原本一片荒地如何突兀站起了一個新村?“沒有上級的大力扶持,在短短3個月內就重建遷入200多戶村民的高標準新屯,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四道溝鎮黨委書記譚勝軍感慨地說……

災后重建步伐扎實 “暖房子”在寒冬來臨前落成

11月11日上午,在臨江市四道溝鎮長川災后房屋重建竣工儀式上,晴空萬里,彩旗飄揚,每個人的臉上洋溢著滿意的笑容,寒冬來臨之前臨江受災群眾住進了暖房子暖到了心窩子。臨江市的災后重建工作深深牽動著省委常委、紀委書記李法泉的心,聽說受災村民終于住上了暖房子,李法泉書記還是不放心,非要親自看看具體情況,于是風塵仆仆前來參加臨江市災后房屋重建竣工暨長川新村入住儀式,這也是洪災以來李書記第二次踏上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

臨江人民難以忘記的2010年7月30日特大洪災,牽動著省領導的心,省委常委、紀委書記李法泉書記第一時間親臨我市抗洪一線,指揮查看災情,李法泉書記冒著隨時可能發生泥石流的危險,先后到受災最嚴重的臨江市森工街道、大湖街道、四道溝鎮視察災情。踩著滿地的瓦礫,看著無家可歸的村民,面對到處被洪水帶來的沙礫覆蓋的田地和被洪水沖斷的道路和橋梁,李法泉心情很沉重,他握著災區鄉親們的手,告訴他們有黨和政府作堅強的后盾,鼓勵他們要堅定信心,重建家園……

時隔3個多月,李法泉再次來到臨江,看到的是災區新建整齊的房屋,受災群眾在寒冬來臨之前全部遷入新居,各項補助全部發放到位,受災群眾已全部恢復到正常的生活秩序中,他非常高興。在參加完四道溝鎮長川災后房屋重建竣工儀式結束后,李法泉一行走進了災民的新居,仔細查看新建房屋取暖情況,生活情況,同災民進行親切交談,詢問他們對新家滿不滿意,家中還缺什么。李法泉走進年近70的王連福大爺家里,“你們住進新房,個人拿錢了嗎?比原來居住條件比有所改善嗎?”王連福大爺激動的語無倫次地答到:“我們那時候啥都沒有了,就剩下俺兩口子和孩子,一分錢也沒有哇,一分錢沒拿,你看,連被褥都是新的,也一分錢沒花,你看多好呀,屋里還有廁所。房子比原來好多了十倍、二十倍、三十倍,給樓都不換。”老大爺緊握著李法泉書記的手接著細數著一樁樁滿意的事:“多虧黨的政策好,2009年1月我和老伴入了養老保險,2月份就開始領工資。今年洪災之后蓋的新房子又寬敞又暖和,這是政府給俺們發的大米和油,我們的生活沒有問題!幼兒園、學校建好了,修得好漂亮,娃們在里面讀書我們滿意。衛生院修好了,里面的儀器都是新的,聽說還有外面來的專家,去那里瞧病我們放心……”

在走訪災民途中,四道溝鎮黨委書記向李法泉介紹:這次分房是采取老百姓贊成的抓鬮方式,第一時間將結果在村里公示,事實證明這個“土辦法”應用起來很受老百姓歡迎,整個環節由市紀委人員監督,做到了公開、公平、公正,群眾的滿意度很高,李法泉聽后滿意地點了點頭。

優先解決民生 每個人都豎起大拇指“滿意,很滿意”

  這樣的滿意,是一項項惠民政策澆筑出來的。臨江市在抓災區重建的過程中,搭建災后“綠色通道”,把民生問題放在首位,認真貫徹落實“三項制度”,積極推進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建設。當日上午,在參加災后房屋重建竣工暨長川新村入住儀式后,李法泉一行饒有興致地調研了“三項制度”和鄉鎮(街)便民服務中心在臨江的落實運行情況。

邁進臨江市花山鎮便民服務中心的辦公樓,“便民服務中心”的紅字招牌映入眼簾,近200平米的大廳內設有民政服務、水電服務、民事調解、城建辦理、計劃生育等9大類近百個服務項目,采用代理制、承辦制等多種方式為村民服務。這個中心融便民服務中心、“三資”代理中心和民生服務中心“三個中心”為一體。工作牌、受理項目牌、監督投訴電話在工作臺上擺了一溜。在花山鎮便民服務中心,李法泉書記每到一處,他都細心地駐足觀看,并不時詳細詢問工作人員工作開展情況。李法泉書記聽取了臨江市市委常委、紀委書記王曉東以及花山鎮負責人關于便民服務中心運行情況匯報,他仔細詢問了花山鎮便民服務中心工作流程。在“三資”代理窗口,工作人員邵玉梅向李法泉介紹了臨江市“三資”網絡監管平臺的特點。她說:我們目前使用的“三資”管理軟件是在原有財務軟件的基礎上把財務和“三資”融合在一起,升級創新為一套既可以進行財務處理又可以實現“三資”監管,操作方便,減少了很多工作環節,既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增強了安全性。升級后的軟件有三大創新,一是一套軟件具有兩種服務功能,內有三個系統。分別是財務處理系統、三資清查系統、三資管理系統。二是達到了市鄉村三級聯網。軟件由市級授予管理權限,鄉鎮不能隨意更改,村級帳目在處理資金、資產、資源業務時,數據實時性的傳遞給了市鄉兩級。這就保證了財務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監督,從源頭上杜絕了錯帳、假賬現象,為開展網絡監管和網絡審計的提供了最有效手段。三是公開形式多樣化。通過這個系統公開了轄區所有村的資金、資產、資源的原始數據。有土地、林地、承發包及土地流轉合同、資產拍賣等近萬份合同及協議。這些信息的公開,防止了村干部偏親向友、暗箱操作,為社會穩定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使“三公開”工作真正實現了“給農民一個明白、還村官一個清白”。

工作人員介紹到這時,正在服務大廳辦事的花山鎮花山村村民殷永軍激動的向李法泉說到“李書記,通過查詢機,我們隨時都可以查看惠農政策、就業信息,還可以通過軟件鍵盤手動輸入,登陸農產品信息網,與12316網絡的專家直接取得聯系,網絡版查詢機真好,不僅幫助我種的食用菌產量提高了,而且在家門口就能進行農產品買賣,太方便了。”

看到臨江“改群眾跑為干部跑,變多次辦為一次辦”,特別是對“三資”軟件的創新和應用以及便民查詢系統的創新與高效運作,聽到群眾對便民服務中心滿意的聲音,李法泉笑了,他說:“群眾滿意就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認可。”

改善民生亮點紛呈 服務功能推向社會

臨江市將服務社會功能向縱深推進,為使居民的生活更加便利,在各城鎮社區也建立了便民服務站,真心服務居民、奉獻社會,當李法泉書記得知此事后,立即決定延緩返程,來到臨江市森工街道視察。臨江市森工街道轄區屬聞名遐邇的吉林省森工集團臨江森工集團公司,天保工程實施以來,下崗職工再就業等社會問題和壓力增大。建立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和社區便民服務站后,極大地方便了當地居民辦事及生活。

森工街道北山社區主任李杰向李法泉書記介紹了關于社區總體工作情況和具體業務辦理程序,她說:“設在街道社區服務站的便民服務查詢網絡平臺,向居民適時提供了惠民政策文件、人力資源資訊信息、人力資源服務信息、用工信息、惠民政策落實明細查詢等多個個系統查詢。居民通過查詢機可以查看社區居民的低保、廉租房、計劃生育等原始數據、查閱惠民政策落實情況、及時了解掌握人力資源信息政策法規和改革動態,還可以發布招用工信息,實現了在家門口就能進行就業和再就業操作的愿望。”

臨江市社區服務站還推出了四個“第一時間”的便民措施,為社區服務居民群眾“提速”。第一時間受理:在社區設立專門辦公場所和工作人員,設置咨詢投訴電話和便民服務信箱,配備居民辦事座椅,統一名稱,掛牌服務。對群眾咨詢的事項必須第一時間受理,能當場答復的必須當場答復,不能當場答復的,詳細記錄咨詢內容并承諾答復時間,限期答復,確保第一時間受理居民反映的困難和問題。第一時間告知:服務站每日早8:30工作人員都會準時打開便民服務信箱,將居民提出的要求、意見等進行及時梳理,及時研究,第一時間告知居民處理辦法;對居民申請辦理或咨詢的事項,在第一時間一次性準確告知事項辦理部門、辦理流程、所需材料、辦理時限等;對不符合政策,確定不能辦理的,耐心細致地做好解釋工作。第一時間代辦:針對居民辦事找不著門、找不到人、不懂辦理程序、部門服務與居民要求之間存在差距、群眾意見多等實際,推行“代辦服務”模式,形成街道、社區兩級“服務窗口下移、無縫對接承辦”的便民服務模式,通過社區代辦員聯絡,凡是可以代辦的項目全部納入“全程代辦”服務窗口受理范圍,在承諾時間內有效辦理。第一時間反饋:便民站定期開展“征求意見、查找差距”工作,設立征求意見簿,向社區居民征求意見和建議,主動查找差距,第一時間反饋給街道黨工委主要領導,使街道主要領導能夠及時、直接地聽到來自最基層廣大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心聲,更好地推進服務民生工作,提高群眾滿意率。截至目前臨江全市共征求意見100余條,采用26條。”

在森工街道北山社區便民服務站,李法泉書記與前來服務站辦理手續的劉先生熱情交談,了解到劉先生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到社區為自己和家人辦理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原本他認為辦理起來很麻煩,但沒想社區工作人員當天就為他辦理好了。

在服務站辦事的李女士和丈夫都是上班族,平時上班都很忙,辦事請假都不方便。她說:“我是來社區咨詢生育證辦理的有關事項,原本以為到社區開證明,要找這個找哪個,有時候要跑幾次才能辦成一件事,沒想到在社區便民服務站一次就弄好了。便民服務站真是減少了我們辦事往返于樓層之間、奔波于領導與經辦人員之中的辛苦,清除了找不到人、辦不成事的積弊,實現了政務服務的便捷、高效。”

微風和煦,期盼殷殷,傷痛已遠去,希望充盈在胸懷。看到臨江災后重建的成果,為民搭建的“綠色通道”,便民服務中心、便民服務站的高效運行,“三項制度”的深入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的扎實開展,李法泉書記放心了,滿意了,臉上綻放著笑容。我們相信,在李法泉的深切關懷下,勇于進取的臨江人將不辱使命,不負重托,以昂揚和奮進的姿態,奏響科學發展的和諧樂章,去收獲一個又一個累累的碩果。

最新評論

驗證碼 換一個

下級分類

關于我們- 產品服務- 誠聘英才- 法律聲明- 聯系我們- 手機版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