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廳、市領導組成的工作組查看葦沙河土地整理項目落實情況及當地受災情況 省廳、市領導組成的工作組查看葦沙河土地整理項目落實情況及當地受災情況 葦沙河農田及房屋損毀嚴重情況 葦沙河農田及房屋損毀嚴重情況 葦沙河農田及房屋損毀嚴重情況 葦沙河農田及房屋損毀嚴重情況 葦沙河農田及房屋損毀嚴重情況 2010年8月17日,國土資源局工作人員正在四道河子村現場為重建選址進行勘察測量 2010年8月17日,國土資源局工作人員正在四道河子村現場為重建選址進行勘察測量 7月31日這次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造成的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對我市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損失。 災情過后,國土資源局加快申報大型地質災害防治項和國家、省級土地復墾整治項目。局長親自帶領地質環境科和土地整理中心人員,加班加點,研究項目,通過積極申報國家級大型地質災害治理項目,爭取地質災害治理資金,重點加強各項防護設施建設,尤其是協調有關專家,確保地質災害各類防護工程建設做到科學評估、合理布局,從根本上達到有效防災的目的。同時,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級土地復墾整治項目,特別是加強今年因洪災害水毀耕地的復墾整治工作,切實解決因災失地農民的生產生活問題。其中,葦沙河鎮基本農田土地整理項目項目區總面積132.95公頃,項目實施后可新增耕地14.2公頃,建設高標準水田28.15公頃,改良土壤60.87公頃,完成護堤建筑1020延長米,項目估算總投資2270萬元,項目實施后每年可新增產糧食67萬公斤,每年新增產值135萬元。該項目得以實施不僅增加了當地農民的經濟效益,而且也從根本上保證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針對全市各受災鄉(鎮)民宅選址重建工作,局長董樹嶺同志緊急召開專項會議,做出了具體安排部署,要求各有關科(室)、中心所在選址重建中,要全力做好核查,詳細統計出因災損毀、倒塌,需要重建房屋的數量;民宅新址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集中統一,要把“防災避災”作為選址的第一要素,同時,要積極爭取相關政策,簡化程序、提高效率,加快辦事流程,從根本上確保受災群眾早日入住新居。 據統計,到發稿時止,我市各受災嚴重的鄉(鎮)、街道,共有700余戶民房因倒塌或損毀嚴重需要重建。目前,國土資源局在全市各鄉(鎮)的民房重建選址工作已全面展開,災后地籍變更調查、規劃布局、手續報批等各項工作也正在加緊跟進落實。2010年8月17日按照局黨委的部署,由大栗子中心所牽頭,局耕保科、規劃科、用地科等相關科室共同來到葦沙河鎮葦沙河村和四道河子村。經過現場勘查和論證,最后將受災村民的新居選址選在四道河子村和葦沙河村兩宗地,總面積為5.1萬平方米,可新建房屋110戶,這將從根本上確保當地受災群眾早日重返新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