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長白山區的氣候異常惡劣,臨江公路職工經歷了寒冬和特大暴雪的考驗后又經歷了持續強降雨天氣的挑戰。被雨水長期浸泡的每一寸土地都已經飽和,再也經不起暴雨的襲擊,強降雨造成的山洪隨時能掀起泥石流和山體滑坡危及公路,鴨綠江巨大的洪峰會漫過公路大堤,沖毀路基。7月30日,持續了一個晝夜的降雨從零時起再次轉為大到暴雨。凌晨4點,臨江市境內的3條國省干線和59條縣、鄉、村級農村公路交通全部中斷。下臨線185公里至186公里兩公里路段被鴨綠江洪水淹沒,同鴨綠江形成一片汪洋,大面積的塌方32處、山體滑坡、泥石流75處,國省干線塌方工程總量103859立方米,農村公路能夠統計的塌方工程(還有很多路段無法進入)8105立方米,直接損失1679.38萬元。臨江市交通局、臨江市公路段、養護公司緊急采用搶險應急預案,干部職工在暴風雨中趕赴國省干線塌方現場,吹響了抗洪搶險保暢通的號角。 從7月31日凌晨4點開始,臨江公路職工的搶險工作在暴風雨中全面展開。交通局局長張世峰、副局長閆曹國,公路段段長趙永陽全部在路上調集車輛、組織員工、解決搶險難題,制定了“先通后暢”的工作方針,領導們沒有休息時間,和員工一起吃在路上。養護公司經理付邵文、書記李金勇帶領搶險突擊隊配合搶險機械晝夜奮戰,48小時沒有離開搶險現場。公路段路政科的全體同志全天24小時看護危險路段。養路科、農村公路科的同志24小時堅守工作崗位,隨時通報路況水毀及搶修情況。這次搶險工作養護公司投入機械設備翻斗兩臺、裝載機1臺、新購置美國進口兩頭忙1臺、外雇裝載機6臺,截止8月1日共動用201個臺班、運輸設備168班次。經過公路職工的緊張奮戰,沈長線臨江至白山路段已于31日15點40分通車;臨江至長白路段已于8月1日上午10點通車。其他路段正在緊張的搶修之中。 由于這次強降雨造成的水毀十分嚴重,白山市公路處副處長許常印同志也參加并指揮了搶險工作。徐處長和負責技術工作的領導及段長趙永陽同志在湍急的河水中冒著巨大的危險檢查了四道溝大橋和五道溝大橋,發現兩座大橋的椎坡被洪水沖毀,當即采取了應對措施。下臨線171公里因大栗子鐵礦礦區建設改線,新建的路基長時間被水位偏高的鴨綠江洪水浸泡,7月30日僅差20公分洪水就要淹沒公路,由于該路段地處繁忙路段,從7月28日開始,路政科的同志24小時看守,28日、29日禁止載重、載貨車輛通過,30日晚、31日關閉,避免了交通事故的發生。目前,臨江公路職工正全力以赴搶修水毀公路,隨時準備迎接新的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