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市充分結合當地實際,不斷完善村“三委”相互制衡的工作機制和民主監督機制,建立健全農村反腐倡廉的經常化教育體系、制度體系和監督懲治體系,并有效發揮整體作用。近三年來,農村信訪率同比下降80%,進京去省上訪率為零。 他們首先在全市70個村和22個社區全面建立村(居)務監督委員會,每村配置3至5名紀檢委員,成立廉政文化建設組織領導機構。為充分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的監督作用,臨江市紀委將村務監督委員會委員的待遇多次提交市委常委會研究,并最終解決了監委會成員工資待遇問題。同時出臺了《臨江市村務監督委員會及委員的考核辦法》,使村務監督委員會制度與村“兩委”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村務監督委員會制度作為現行的幾種民主監督形式的紐帶和聯絡機制,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監督制約作用。 對各鄉鎮(街道)的站、辦、所,實行人大代表、紀委委員、農民代表聽證監督制度。每年對各站、辦、所的承諾、公開、踐諾等方面進行評議和監督,為站、辦、所負責人建立廉政檔案,將評議的結果通報組織部門,作為干部提拔、任用的參考依據之一。同時,評議實行末位淘汰制,連續兩年排在后三名的,負責人自動免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