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省發改委副主任聞國志一行在市長張習慶,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胡春光,副市長張鐵明,市長助理田兆明及發改委,水電局,農業局負責人的陪同下到我市查看邊境地區農村泥草房改造和水利工程建設建設情況。 考察中考察組一行實地查看了市內鴨綠江沿線的水利工程及農村泥草房改造工程。在考察南江頭護岸工程時,張習慶說,我市境內有鴨綠江及五公里以上河流153條,境內共有鴨綠江一級支流7條,目前,我市鴨綠江界河治理在建工程有兩處,分別為鴨綠江國堤城區段加固工程和南江頭護岸工程,鴨綠江國堤城區段加固工程目前已接近尾聲,南江頭護岸工程正在施工中。聞國志說,南江頭護岸工程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工程,這項工程干得好,因為它不僅造地2000畝,而且還保護了國土面積,具有一定的政治意義,但工程在建設中一定要保質保量按時竣工。 在考察農村泥草房改造項目時,張習慶說,我市轄區面積3008.5平方公里,共轄7個鄉鎮6個街道,70個行政村,22個社區,總人口21.6萬。2008年,我市采取領導幫扶、科學規劃、制定優惠政策和宣傳發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積極推進泥草房改造,全年共完成農村泥草房改造2800戶,占任務數的103.7%,共投入資金5016萬元,建筑面積18.5萬平方米。省和地方配套資金現已全部兌現到農戶手中,雖然我市各項工作取得一定成績,但是下一步改造還存在三個問題,一是高層次高標準的規劃;二是基礎設施水、電、路的配套建設;三是最后改造的農民生活特別困難。 在聽取匯報后,聞國志說臨江地處邊境地區,國際形象非常重要,而且鴨綠江沿岸是環境旅游黃金線路,要根據旅游規劃,進行邊境泥草房改造工程,該工程一定要高標準的規劃好,才能建設好;要突出特色,根據不同的地域特色,建設不同風格、不同模式村屯;泥草房改造工程是一項利民工程,該工程農民是主體,占主導位置,政府引導,在改造過程中一定要本著農民自愿的原則進行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