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恢復沿江、沿公路兩側山青水美的自然風貌,解決多年來,由于林業采伐、礦業開發,造成鴨綠江沿岸、沿公路兩側生態破壞和區域內鎮村“臟、亂、差”等問題,臨江市決定利用3年時間,通過統籌規劃、綜合治理、部門幫扶等有效措施,力爭把“沿江、沿路”兩側建設成為環境優良、鎮容整潔、鄉風文明、經濟社會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經濟區。 一是認真落實省、白山市主要領導指示,市委、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沿江、沿路”環境整治和生態恢復工作。二是加強領導,狠抓落實。成立以市長為組長,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機構,確保整治和恢復取得實效。三是制定了《臨江市“沿江、沿路”環境整治和生態恢復方案》,采取有力措施,有目的、有計劃地推進沿江、沿路兩側環境整治和生態恢復工作。四是統籌規劃,綜合治理。依據沿江、沿公路兩側生態環境承載能力,統籌考慮經濟社會發展和區域環境整治及生態恢復工作。采取污染治理與生態恢復相結合、森林生態與水環境治理相結合等綜合措施,實現科學治理。五是加大宣傳力度,強化輿論監督。充分發揮電視臺、政府網站等媒體輿論的導向作用,及時報道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六是充分依靠群眾,營造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引導群眾自愿參與,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積極參與到生態恢復保護中來,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參與的良好局面。目前,各相關部門、各鄉鎮(街)都積極行動起來,對沿江、沿路兩側進行環境整治和生態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