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菜,這種源于元朗圍村的傳統菜式,一盆菜里可薈萃有百菜百味,共冶一爐,基本原則是“和味”。過去,農村里有喜慶事,便在空曠的地方,配以木臺木凳,以木炭加熱,大家圍著熱烘烘的盆菜,一邊品嘗,一邊慶祝。人們喜歡逢年過節時吃盆菜,盆菜就有了喜慶團聚的意義。 年末,盆菜便是廣州飲食界的寵兒,放眼酒樓食肆,不僅中低檔飯莊以“價廉物美”為噱頭全力推介,富豪級酒樓也開始力捧盆菜。今年還出現了以盆菜為主題的餐館,在保留傳統風味的基礎上,結合東南亞菜、日本料理、健康綠色食品等時尚飲食元素,推出新派盆菜,以滿足廣州老餮挑剔的口味。 傳統最“受落” 盆菜看似簡單,但假如將食材一鍋熟,便侮辱了它。做個盆菜等于煮10個菜肴,把葷素各道逐一烹制好,工序很是復雜。當各種食材已經煮熟、切好列陣在前,“盆滿缽滿”的大廚招師傅現場給我們演示了傳統圍村盆菜的疊法。 銅盤最下層放的是容易吸收醬汁的材料,如蘿卜、豬皮、支竹、大白菜等;中間放冬菇、扣肉、魚肉等。師傅動作熟練迅速,這時撒下蝦米、香蔥調味,再淋上秘制的醬汁。最上層則放上濃味且較名貴的食材,如瑤柱、鮑魚、雞、鴨、鵝、蝦。 上桌時,賣相精美的盆菜架在卡式火鍋爐上,以慢火加熱,誘人香味在空氣中彌漫。每一口,汁醬都在齒頰間飛濺,非常“惹味”。師傅說,家鄉圍村盆菜是最受歡迎的,四到六人的迷你盆只要100來元。 金盆菜是這家餐館的獨創,光聽名字就已感覺到其矜貴了。盆菜配以鮑魚、魚翅、海參等名貴食材。較特別的是,盆菜的出餐順序分前盆、中盆、后盆三部分。前盆是刺身盆,新鮮的三文魚、多春魚、鮮魷等冰涼爽口。中盆食材的醬汁依然是秘制醬汁,味道芳香醇厚。后盆是點心盆,款款精致的點心細膩甜滑。一盆變成三盆,一變傳統盆菜的單調、粗豪之感。 |